直笔东观
怀抱理想沉下去

Weekly|站在门槛上的思考

偿还过,才如愿

站在自己的门槛

《传统十论》看了其中四篇,光是儒表法里、法道互补的一篇就看了三个多小时,抑兼并也看了一个小时,看书真的是太累了。第一次看史论性质这么强的文章(不算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的话),感觉就是你说得好有道理,我完全没法反驳。

我看到的即使批评他反对他的,批评的东西也只能构成对细枝末节的质疑和故弄玄虚的攻击,而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他这套大一统政制理论。

但我又对所有令人击节赞叹、醍醐灌顶的美妙理论天然抱有一种怀疑的倾向,对简化出来的“秦制”和又十分警惕,疑心以我的学识暂时找不出其中的漏洞。本来想看完这本接着看《走出帝制》,但觉得自己需要一点独立思考的喘气空间。

之前上课时候老师说历史研究是史料推动、问题推动、领域推动和理论推动。更笼统说就是实证和理论两个方向。又说现在国内中国史和日本的东洋史都是偏向于实证而少有人做理论的研究。日本的历史学更是和文学、哲学泾渭分明,不像国内文史哲偶尔还有跨界沙龙和交流。

因为报考日本的东洋史修士,所以也陆陆续续学了一点日本东洋史的学科史,早期的满蒙学,战后的断代大争论,又因为兴趣看了点内藤湖南相关,感想就是,历史虽然是故纸堆里面的学问,但从来不能脱离时代的关注,乾嘉之学又何尝不是政治环境的产物。说到底历史学真的能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吗?

另一方面,之前看罗新老师《有所不为的反叛者》,说传统史学已经有太多“资治”的性质,人类从历史里面学会的唯一教训就是无法学会任何教训,所以今天看历史不一定要从历史里面学点什么或者试图找出现实的答案,而是去进入历史的语境感受生命和生活本身。

周四的时候听了罗师的讲座,梳理崔宾媛墓志,基本上是一种新文抢先看,最后答提问环节说到:历史研究水平有高下,成果有高低,评价由他人,但技术规范应该一致。

可能这就是“作为方法的历史学”吧!

之前看完《万历十五年》的后面两章的时候,也在毛象写过:实证派著作和史论类的史著有种古文学与今文学的感觉,洁静精微的考证功夫和疏通知远的现实学问完全是两个方向,但话说回来要想有价值,前者需要精妙的写作水平,否则极易枯燥繁琐看不出意义,后者需要严谨的技术规范,否则沦为哗众取宠轻薄之流。

如何解释历史,讲述历史,使用历史,答案不是唯一的,搞国史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偿还过,才如愿。如果我没有去走过这条路,我一定会心有不足。也许某日我回顾今天写下的东西,会认为这是一种门槛上的思考,那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在此之前,我想抱着这份好奇心继续生活下去,直到自己也成为幽冥之中的一粒微尘。

琐记

  1. 这周一直在腰疼,昨天做了80块钱的针灸理疗,果然改善很多。放弃了再买腰枕的打算。摸鱼时候搞了NotionNext博客用来存放史同,这样就把个人博客完全当自留地了。又给自己改了个满意的Logseq的主题,配合Quicker终于重新开始在logseq做日常笔记。

  2. 因为护照的事情焦虑得想死。和男友讲办护照不顺利和种种未知因素时候,他问:“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提升幸福感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做的事情?”感觉我们都进步了好多。其实,我不一定需要什么实际上的帮助,但很需要这种被支持的感觉。

  3. 斥十五块钱的巨资买了80图书馆的会员下没有什么屁用的论文。

  4. 在海棠上淘到合口味的文,作者乃经典款阴暗爬行比格美攻和忍人受爱好者,大纲文战士,《枭雄》《脑洞合集》里面的最后一篇都值得一看。喜欢《枭雄》里面男主算计攻得手那段。灯上画着地狱,灯下看美人如波旬魔女,人间与冥土一时不能分辨,你若不在乎,灯上又怎么是剑叶地狱?一种反向的女儿国桥段。

  5. 断断续续也算坚持在跑步,虽然体能很差,不过跑跑走走还是可以的。

  6. 奶奶情况很差,今天送去住院了,不知道要不要做手术,之后可能要每天中午去医院送饭。感觉太多无能为力的事了,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对于还可以去做的事情,就再努力一下吧,尽量不留下遗憾。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